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,提升心理委员的专业素养与责任意识,充分发挥心理委员在朋辈心理支持中的关键作用,3月19日,生物工程学院在基础实验实训楼1318会议室、1303心理咨询室开展了心理委员培训活动。本次活动由“心悦成长”心理工作室主持人李亚楠主讲,学院学工办主任岳媛媛、2024级全体心理委员以及工作室学生成员共同参与,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方式,帮助心理委员们明确职责定位,掌握工作技能。
培训伊始,李老师以心理委员的定义为切入点,着重阐述了心理委员在班级心理健康工作中的多重角色。她强调心理委员不仅是班级心理健康知识的“宣传者”、各类心理活动的“组织者”,也是同学们心理状态的敏锐“观察者”,更是心灵困境中同学的温暖“陪伴者”。心理委员承担着守护班级同学心理健康的使命,要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的责任感,深度参与班级活动,全方位关注同学们的心理动态。
紧接着,李老师围绕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,结合真实案例,对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以及危机识别的要点展开了详细讲解。她指出,心理健康并非简单的情绪好坏,而是涵盖认知、情感、意志等多方面的平衡状态。通过实际案例,李老师展示了如何从学生的日常行为、言语表达中捕捉潜在的心理危机信号。此外,她着重强调,当在工作中遭遇紧急情况时,务必第一时间向辅导员寻求帮助。而在日常工作里,一旦发现同学存在心理需求,要迅速行动起来。凭借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,及时为同学提供有效支持与引导。通过积极履行职责筑牢班级心理防线,切实为同学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。
随后,在李老师的带领下,心理委员们实地参观了学院心理咨询室。李老师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基本流程,包括咨询前的预约流程、咨询过程中应掌握的技巧以及咨询后的跟进事宜等。同时,同学们积极体验了丰富多样的解压游戏,如沙盘游戏、心语心愿活动等,并热烈探讨怎样运用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与技巧,来帮助同学们解决心理困扰。
通过本次系统化、沉浸式的培训学习,不仅提升了心理委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,也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未来,学院将持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,为心理委员提供更多培训与实践机会,切实提升心理委员的助人水平,积极营造更加健康、和谐、积极向上的校园心理环境。(生物工程学院 文/梅裕豪 李亚楠 摄影/李昊达 审校/蔡永平 审核/卫红伟)

